原小七给大家带来的《小农女的锦绣人生》讲述了:小五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“买牛,养牛耗费也大,没办法,为了生存,再说去上尧村还要三个铜板了。” 小五这话说的确实是这样,荷花镇到上尧村的牛车都是三铜板一趟,姚玉给了小五四个铜板,然后坐上了牛车,小五赶紧帮忙把东西搬上牛车。 “谢三家的,可是买了什么好东西?”一上车,就有人盯着姚玉的篮子和袋子。 姚玉摇摇头,“家里没钱,哪能买什么好东西。”
第一桶金-原小七
文掌柜不由认真的看了姚玉一眼,虽说眼前的女子是农妇人家,但是这谈吐和见识还真不像是村里来的。
文掌柜办事利落,不一会就把协议拟好,姚玉看了一遍无异议,便按了个手印。
文掌柜把一份协议递给姚玉,“你的鱼糕一共五十斤,三十文一斤,所以一起是一千五百文,可要收好了。”文掌桂把钱袋推向姚玉。
姚玉看了眼钱袋,一两银子外加串号的五百个铜板,不由感叹文掌柜是个会办事的,“那祝我们合作愉快。”
此时已是中午时分,客栈来了不少客人,文掌柜便没继续招待姚玉。姚玉把一两银子放在里衣里面,提着空篮子去了一家面馆,点了三文一碗的素面,一口气下肚,这才感觉整个人活了过来。
姚玉先去了卖面粉的地方,一走进店铺,就有人来招待,“客官需要什么,粗面十文一斗。”
粗面颜色不好看,若是掺在鱼糕里,还会影响口感,姚玉摇摇头,放弃粗面。
小二见姚玉看了一眼粗面就去看别的,赶紧道,“这种普通的面粉是五文一斤。”
这种面粉就是王凤珍借给自己的,虽然还过的去,但口感也一般,姚玉想要的是细面,当初给老四做饭时用过,那做出来的鱼糕必定好吃。
“这种细面八文一斤。”小二见姚玉打量细面,赶紧报了价格。
“我要三十斤。”姚玉道,要还凤珍姐十斤,十斤拿来做鱼糕,还有十斤留着一家三口吃。
“好勒,您稍等。”小二着实没想到姚玉会选细面,而且一口气还买了三十斤。
姚玉见小二把面装好,问道,“我能把细面先寄放在这吗?待会我再回来拿。”
小二豪爽的答,“没问题,我给您把面放这里面,没人看见。”
姚玉被小二逗笑了,付了二百四十文钱,就去其他店铺了。刀和剪刀是必备而家里又缺少的,刀是十文一把,剪刀是八文,一下子又出去了十八文钱。
姚玉感叹,果然花钱容易赚钱难。从刀铺出来,姚玉又去了一家杂货铺,看到眼前的盐,姚玉迫不及待了买了一斤,付钱的时候才知道,一斤盐竟然要四十文!
就这么一会的时间,已经花了三百零一文,姚玉有些肉疼,不过即便如此,还是去了菜市场,想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菜没。
逛了一圈,姚玉决定还是先买五斤猪肉,店家在称的时候姚玉见猪肉旁边有不少猪大骨,好奇的问道,“老板,这骨头怎么卖?”
“你要是要这些就算你二文钱。”这骨头摆了大半天了,也没人买,这会有人问,店家恨不得立刻脱手。
“那我要了,您这还有猪板油吗?”姚玉想着家里没有油,要是买些猪板油可以回去炼猪油。
“有,五文一斤。”买肉的大部分不愿意要肥的,所以老板只能剔出来,但是大部分穷苦人家哪有天天吃油的,所以这猪板油也不好买。
姚玉估计了下来买东西的重量,“我要十斤。”
“好嘞,猪肉五斤一百文,猪板油十斤五十文,猪骨头两文,一起一百五十二文。”老板怕姚玉算不过来,很细心的报了价格。
姚玉爽快的付了钱,把肉装在篮子里,好在出来的时候用野菜兜着鱼糕,这会姚玉把盐放在最下面,然后放上猪肉,猪板油,再盖上野菜,最上面放的是猪大骨和刀具。
姚玉去了面粉店铺,小二见姚玉来了,赶紧把细面提了出来,姚玉道了谢,就开始提着东西往回走。
“牛车咯,去双水村的牛车,还差一人就可以走了。”姚玉刚走到荷花镇的门口就听见有人吆喝。
“回双水村多少钱?”姚玉问道。
“不多,就四文钱。”驾车的人一说完,车上就有双水村的村民接话。
“我说小五子,四文钱还不多,我们做一天的活最多也才十文钱。”
小五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,“买牛,养牛耗费也大,没办法,为了生存,再说去上尧村还要三个铜板了。”
小五这话说的确实是这样,荷花镇到上尧村的牛车都是三铜板一趟,姚玉给了小五四个铜板,然后坐上了牛车,小五赶紧帮忙把东西搬上牛车。
“谢三家的,可是买了什么好东西?”一上车,就有人盯着姚玉的篮子和袋子。
姚玉摇摇头,“家里没钱,哪能买什么好东西。”
那人不信,准备去翻姚玉的篮子,姚玉脸色一沉,就听见旁边坐着的妇人道,“孙氏,你这好奇心未免太重了吧。”
姚玉扭头一看,这个婶子她认识,曾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遇到过,姚玉对此人有好感,便笑了一下,那人见状也回了个笑容。
被称为孙氏的妇人有些不开心,“吴氏,难道你就不想知道?”
吴氏笑着说,“你那么想知道,不如把自己的篮子先给大伙看看?”
吴氏一说完,牛车上就有人起哄道,“是啊,孙寡妇,你篮子装了些啥,让我们看看。”
孙寡妇一脸不开心,“都死开,有什么好看的。”
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。牛车比人要快,不到半个时辰就回了双水村,姚玉提着东西回到谢家,好在没人看到,不然又要起一场争执。
诺儿见姚玉提着一个篮子还有一袋东西,好奇的问,“娘,这是什么啊?”
“诺儿自己打开看。”姚玉开心极了,对谢知默道,“鱼糕算是卖出去了,走之前也没问你们需要什么,我下次去荷花镇的时候给你们买。”
谢知默赶紧摇摇头,哪有让女人给自己买东西的,“我什么都不缺,你需要什么就买什么。”
诺儿也学着谢知默的强调说,“我也什么都不缺。”对于小小的诺儿来讲,只要姚玉和谢知默在他身边,每天有吃的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诺儿打开篮子就看见了最上面的猪大骨,开心的说,“哇,娘,这是肉吗?”
“是骨头,肉在下面。”姚玉简单把鱼糕的事和谢知默讲了下,谢知默替姚玉开心,同时又有些忧伤,自己双腿怎么还不好,这样也好替姚玉分担一些。
“我待会回来做饭,我先去凤珍姐家的面还了。”姚玉道。
“没事,我和诺儿还不饿。”谢知默道,诺儿赶紧点头,表示自己不饿。
姚玉提着十斤细面就去了李家,王凤珍听到姚玉的吆喝,马上走了出来,手里还拿着刀,准备递给姚玉。
姚玉摇摇头,解释道,“我今日去了荷花镇,买了刀,这个是面,之前真是太感谢了。”
王凤珍接过面,“你们要是急,可以先吃,我家里目前不缺面。”
“谢谢凤珍姐,家里的面我也买了,诺儿他们还没吃饭,我就先回去了。”姚玉说着就往回走。
刚到家,就见王凤珍气喘吁吁的跑来过来,“妹子,你给的咋是细面?”王凤珍当初借给他们的可是普通的面,十斤细面和十斤普通的面粉可是三十文的差距。
“凤珍姐要是把我当妹妹干嘛计较这些。”姚玉笑着说,“拿回家给小李子和李大哥做顿好吃的。”
见王凤珍还是不愿收下,姚玉道,“要是凤珍姐还是觉得不好,就送我们一些青菜和葱,我们现在缺这个。”
王凤珍这才收下细面,回去到菜地里摘了一大堆葱和白菜送来。
姚玉看见眼前的堆得和小山一般高的葱和白菜,不由感叹,这凤珍姐一家也太实诚了吧!这么多,得吃到什么时候啊!
姚玉把猪大骨焯水,然后放在锅里炖,家里只有一个锅,姚玉思考剩下的肉做什么,看见葱和青菜,姚玉灵光一闪,“晚上吃肉包子好吗?”
“好!”诺儿第一个回应。
谢知默瞬间感觉口水都要下来了,他也有好久没吃到香喷喷的肉包子了。
姚玉准备和面,诺儿赶紧道,“我来帮忙。”姚玉准备拒绝,可是看到诺儿期望的眼神,指着那一把葱和青菜说,“那诺儿把从何青菜给洗净。”
“我能做什么?”谢知默也跟着问。
姚玉想了会,把肉拿出来洗了下,“你来剁肉馅,不需要太碎。”
“好嘞。”谢知默接过肉放在桌子开始剁了起来。
诺儿的青菜喜好之后,姚玉把葱递给谢知默,“把葱跟着一起剁碎。”
姚玉这会也和好了面,直接放在灶旁,有热气,面发的也快一些。然后把诺儿洗好青菜放在煮大骨的锅里,烫软之后就捞了出来,然后挤干水分,这样的话待会惨到肉馅里不至于全部是水。
“青菜也一起剁碎。”
“好。”谢知默力气大,不一会就把肉馅剁好了。
“可以了。”再剁下去就只能包饺子了,包子的馅料还是粗一点好吃。
采买-原小七
姚玉把发好的面揉成一长条,然后切成小剂状,新买的刀果然好用,不一会姚玉就切好了。
大骨头已经盛了出来,三人一人一碗,诺儿喝了一口就眼巴巴的看着锅里,里面有他包的两个包子。
半个钟后,姚玉就揭开了锅,白花花的包子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。
姚玉用筷子挑了一个给诺儿,诺儿却指着那个丑丑的包子说,“娘,我想吃这个。”
这个包子是诺儿自己包的,姚玉笑了一下,挑了这个给诺儿,诺儿赶紧伸手去接,姚玉免不了嘱咐,“小心烫。”
等姚玉吃下半个之后才发现诺儿接过包子之后迟迟没下口,“怎么不吃?”
诺儿看着包子,小声道,“我怕吃了,以后就没了。”
姚玉听的心里难受,“别怕,以后想吃,娘就给你做。”
“对,等爹爹腿好了,天天让你吃肉。”谢知默赶紧接过话。
诺儿这才咬下一口,顿时哇哇大叫起来。
“怎么呢怎么呢?”姚玉吓的站起来,“可是烫着呢?”
诺儿吐了吐舌头,“太好吃了。”
“你这孩子。”姚玉看着诺儿有些好笑,不过这才是一个孩子本来就该有的个性。一顿饭下来,姚玉吃了三个包子,喝了一大碗汤,诺儿只吃了一个半,谢知默吃了五个半包子外加两碗汤。
姚玉把剩下的包子装好,放了起来,打算明早继续热着吃,在此期间,谢家没一个人过来,先前姚玉还有些担心,包子和大骨的香味会引来那群人,不过有两天了,谢家那边都没什么动静,不过这样也好,免得得多分些精力去对付他们。
早上热了早饭之后,姚玉就去河里钓鱼去了,八方客栈至少三天送一次鱼糕,不知道鱼糕销路如何,所以姚玉这一次还是打算只做五十斤,加入细面之后的鱼糕好多吃了,而且看起来也更白一些。
钓完鱼回家,姚玉就开始炼油,十斤猪板油最能炼成的猪油只有不到七斤,姚玉把凝固的猪油放在小坛子里,剩下的油渣用个小罐子装好,炒青菜的时候加入猪油渣是最提味的了。
晚上姚玉就做了个猪油渣炒苋菜,一大盘,愣是被三人吃的干干净净。姚玉边收拾边道,“我明日去一趟上尧村。”今天钓的鱼,她故意留了两条。
“嗯。”谢知默也不问姚玉去看什么,只是道,“路上注意安全。”
姚玉笑着说,“会的,欠向大夫的诊费该付。”
“你做主就好。”谢知默最近都被姚玉严令在家养伤,现在感觉腿好了不少,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下地干活了。
“还有里正那,等你腿好了,咱们在登门道谢。”姚玉还记得当时出事时里正可是帮了自己说话,而且那个时候谢知默也说了来日你当登门道谢的话。
“我会争气,让这腿快快好起来的。”谢知默道,未来等着他做的事太多!
姚玉一大早就提着两条鱼去了上尧村,上次还剩下一千零四十三个铜板,这次取了三十七个铜板出来支付诊费,还剩一千零六文了。
走到向大夫家,开门的是向大夫的夫人,姚玉直接喊到,“大姐,我是来付上次欠的诊费。”说着把三十七文欠递给她。
“你直接给他吧,”妇人喊道,“向才平,有人找。”
“先进来坐吧。”妇人招待姚玉,“你家那口子怎样了?”
“谢大姐关心,他的腿好多了,这是我们钓的鱼,还请你们收下,我就不进来坐了,家里还有事。”姚玉说着把鱼递给妇人。
向才平从屋内走出来,姚玉赶紧把诊费递给他,“这段时日多谢您的照顾,这是拖欠的诊费。”
向大夫收下铜板,直接递给妇人,“素芬,给。”
姚玉以为向才平事让素芬数这铜板对不对,没想到素芬直接拿着放进了兜里,“这是她……”说着又看见姚玉,显然不知道如何称呼。
“我叫姚玉,双水村的。”姚玉赶紧道。
“这是姚妹子拿过来的鱼。”素芬道。
向才平哦了声,“你看着处理吧。”
看起来,向才平似乎是个妻管严啊,见没有什么事,姚玉边告辞回了双水村。刚走到上尧村的村口,就看见谢知财和谢知川两人,姚玉正在想怎么躲这两人,就见谢知川拉着谢知财贼溜溜的从另一条路跑了。
姚玉有些莫名其妙,不过能不正面遇上谢家人还是很让人开心的,回去的时候,姚玉顺便去山上采了些冷水七。
终于等到了和八方客栈交鱼糕的时间,姚玉一大早就起床,带着五十斤鱼糕去了荷花镇。由于时间还早,所以姚玉没有坐牛车,而是步行过去,快到荷花镇的时候,姚玉紧张起来,还不知道鱼糕卖的如何。
就这样带着紧张的心思走到了八方客栈门口,店小二见姚玉来了,赶紧热情的上前相迎,“哎哟,您可算来了,掌柜的都等您好久了。”
姚玉有些疑惑,不是说今天才交货吗?不过店小二这反应倒让她松了一口气,看来鱼糕是卖的不错了。
小二直接把姚玉带到二楼包厢,“您先坐会,我去请文掌柜。”文掌柜可是吩咐过了,要是看见上次那个妇人,可是要好生招待。
姚玉刚喝了一口水,就见文掌柜急急忙忙走了进来,“哎哟,你可来了,真是要把我急死了。”鱼糕一经推出,立刻销售一空,最近不少人都来问,可是他这哪还有存货,只得不停的道歉,然后保证今日会有鱼糕供应,这不,早上一开门就有人来问,文掌柜又不知如何解释,只得耐心等着,这可终于把姚玉给盼来了。
姚玉把鱼糕递给文掌柜,笑着问,“鱼糕卖的可还好?”
“好,好极了!”说到这个,文掌柜就觉得心中爽快,就因为鱼糕,那个漫川客栈可是落后了不少啊,最近他们老板可是奖赏了他不少。
鱼糕一会就称好了,文掌柜把篮子还有一两五百文递给姚玉,“那个,下次能不能多送些鱼糕过来?”
姚玉把钱放在兜里,抬头道,“行吧,文掌柜要多少?”
“一天五十斤,或者三天一百五十斤?”文掌柜考虑了下道,其实这个数量都不够,一斤鱼糕顶多做一盘菜,有的时候一桌都要点几份鱼糕。
“我尽量。”姚玉回答,她现在钓鱼的技术越来越娴熟了,所以鱼的来路是不愁问题的,至于做鱼糕,其实可以请人一起做,只是这样做在双水村必然会引人注目,时间长了,这鱼糕法子肯定会被泄露,所以姚玉打算还是自己先做,加上现在资金也不够,请人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。
文掌柜见姚玉说是尽量,虽然有些不悦,但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,只能盼着姚玉多做一些鱼糕了。
从八方客栈出来,姚玉还是去上次的面馆吃了碗面,然后才开始采购东西,第一个地点依旧是面粉铺,店小二见姚玉来了赶紧迎了上去,“客官,需要点啥?”
“我要五十斤细面。”姚玉道,按照比列,五十斤细面都可以做二百五十斤鱼糕了。
店小二没想到才三天的时间,姚玉就又过来买面粉,而且比上次买的数量更多,“这一大袋就是五十斤,您是我们这常客,我给您再送一斤细面。”
姚玉暗叹这小二真会做生意,“面粉我还是先放你这,待会回来拿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小二马上把面粉放在一个角落,“我给您看着,你先去忙。”
姚玉把账结了之后,就去了菜市场转悠了一圈,买了十个鸡蛋,花了十文钱,猪肉家里也没什么了,姚玉又买了五斤猪肉,把一两碎银给破开了。
店家见姚玉之前买过,指着旁边的大骨道,“这两根猪大骨就送你了。”
“谢谢。”姚玉开心的接过肉和大骨,放在篮子里面。
青菜家里还有,买了肉之后,姚玉发现没什么其他要买的,便提着篮子去了杂货铺,上次时间不够只买了盐,这次时间充裕,姚玉还想淘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调料。
把整个店铺看完,只发现了醋和生姜,姚玉称了一斤醋,十五文钱,算不上好,只有一股酸味,没有香味,但是在这里应该算好的了吧,姚玉把醋装好放在篮子最侧面,以免碰碎,姜要了两斤,六钱。
加上上次赚的一两五百文,姚玉现在还剩下一千九百七十五文钱。
小说《小农女的锦绣人生》 第18章 第一桶金 试读结束。